猴子金箍棒丢失,对土地老爷说:我的金箍棒在哪里?土地老爷沉思了一会说:大圣,你这金箍,棒就棒在特别配您的头型…
分类: 精彩文摘
身体健康的八个日常习惯
1. 要想健康,就别图一时痛快:吃得痛快、喝得痛快、吸得痛快。
生活中有些痛快还是需要节制的。“生病起于过用”,对于健康更是如此。
吃得痛快:高热量、高脂肪食物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。这些东西附着沉积在血管上,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,栓子掉落更是危险;
喝得痛快:饮酒过多,血管容易失去弹性、变硬,出现高血压。猛烈饮酒还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,一旦破裂,性命堪忧;
吸得痛快:血管外科有句行话:“要么戒烟,要么截肢,您只能选一样”。这不是危言耸听。
2. 如果改不掉坏毛病,就一定要培养好习惯。
对身体而言,抽烟、大量饮酒、营养过剩、肥胖少动等都是坏毛病,可有些坏毛病因为职业的关系很难改掉,正所谓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。
遇到这种情况,如果改不掉坏毛病,就一定要培养好习惯,那就是运动健身,当然也需要药物治疗。
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!这8句话记好了
3. 减肥是一辈子的事业。
近年来,慢病愈加年轻化,肥胖更是成为众多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。很多人笑称,减肥是一辈子的事业!
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习惯,其实早在七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,基本上这辈子改变不会太大,因此,一个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。
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!这8句话记好了
减肥这件事,千万不能和别人比,要给自己设立一个个性化的减重目标。
4. 欲要长生,肠中长清;欲要不死,肠无渣滓。
我国古代的养生学家很早就认识到:欲得长生,肠中长清。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的废物(排出体外即成为粪便),这些废物如滞留在人体内,轻则使人感到腹部胀满,不思饮食,造成人体营养不良,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失眠、精神不振等不良症状;
重则它们会恶化为“危险分子”,进入血液,周游全身,危害人体内的组织器官,使人提前衰老。因此,保持肠道清洁通畅,有助健康长寿。
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!这8句话记好了
5. 快是魔鬼。
老人的健康是“慢”出来的。老人长寿要做到几个慢。
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!这8句话记好了
喝水慢一点:喝水太快,水分快速进入血液,使血液变稀、血量增加,心脏不好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;
吃饭慢一点:咀嚼不细,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负担,要细嚼慢咽。
起床慢一点:清晨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,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的老人晨醒后不要急着起床,先躺半分钟,伸伸懒腰。
6. 不作死就不会死,不生气就不生病。
病由心起,魔由心生。不生气就不会生病、少生病,不作死就不会死。
任何一种情绪,都会导致细胞、内脏、血管、内分泌、免疫机能等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。特别是在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,生气、愤怒、惊吓等情绪过激,都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。
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无知!这8句话记好了
7. 进补就像是给花浇水。
经常有人说自己总是疲乏无力,希望吃点补药,但检查后发现舌头比较厚,并不是虚,而是一个实证,湿气太大。施小墨说,“就像一辆车跑不快,不是因为没有油,车不好,而是因为马路堵塞,不论是好车坏车都堵在那儿,跑不起来。
身体的阳气也是如此,经络被湿气、寒湿堵塞了,应该清利湿热,把通路打通,而不是一个补的问题,认为肌体无力就是虚需要补这观念是错误的”。
8. 盲目养生等于养病。
俗话说得好,养生以不伤为本。善养生者养内,不善养生者养外。盲目养生等于养病。
有的中年人关注养生,但方法错误,比如他们去吃大量补药,导致气血不流通,还有人吃补药吃出了癌症。其实人到中年,不应该吃补药而应该多吃素,因为肉食会给人身体带来过多负担,对气血有伤害。
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缺营养,吃很多肉蛋奶,消化负担很重;还有的吃太多水果,水果属于生冷,对老人身体伤害大。适当的调和饮食才能防患于未然,凡是饮食无论四季都应时常温暖脾胃。
更多
版权声明: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
来源: 中国经济网
中国大部分孩子从小缺乏金钱教育
中国大部分孩子从小缺乏金钱教育
有人说:中国的孩子从小缺乏两种教育,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。
一个关乎生,一个关乎死。
死亡教育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和对待失去,金钱教育则教我们如何获得和对待拥有。
2017年2月,重庆开州12岁男孩小爽,在打赏女主播的时候,刷新了整个网络的消费新数据:5秒钟6万元。
记者问他:“为什么打赏这么多钱?”
男孩:“我觉得她很搞笑,非常喜欢她,就打赏了。”
记者:“钱从哪里来呢?”
男孩:“刷妈妈的支付宝,还有自己的压岁钱。”
记者:“你刷钱的时候,不会想一下吗?这么多钱,一下子花出去。”
男孩:“想什么?我喜欢就买道具,然后打赏咯。”
记者:“可是妈妈挣钱很辛苦的。”
男孩:“很辛苦吗?我没感觉啊!”
许多孩子对于钱的认识,仅停留于钱能买东西,钱是好东西的这个层面上,至于钱如何而来,并不懂得。
教育家默克尔说: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,是儿童教育的重心,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。
《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》有个案例:
某经济学家问一个孩子:“你知道钱吗?”
孩子:“知道啊,钱就是一张张纸。”
经济学家:“那你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吗?”
孩子:“知道啊,过年的时候,会有压岁钱;过生日的时候,也会有钱。反正每次过年和过生日,我都可以拿到钱。”
过年走亲戚时,听到一个人在逗上小学的孩子:
“你爸有钱不?”
“我爸有的是钱。”
“钱怎么来的?”
“银行提款机里取出来的。”
经济学家杨长江说:很多孩子花钱之所以大手大脚,是因为没有金钱概念。他们不知道金钱是从哪里来,所以不懂什么是浪费。
在他们眼中,金钱就像是一种玩具,一张可以随意摆弄的纸。他们完全不知道金钱背后的劳动付出。
从小就没有金钱意识的孩子长大后会碰到的四个问题:
a 没有节制消费意识
b 没有需求排序意识
c 没有投资意识
d 没有危险意识
在美国,金钱教育被称是: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。
他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,进行了不同的金钱教育:
3岁:开始辨认钱币,认识币值
4岁: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
5岁: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
6岁:能数较大数目的钱,开始学习攒钱
7岁: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,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
8岁: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,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
9岁: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,能和商店讨价还价,学会买卖交易
10岁:懂得节约用钱
11岁:学习评价商业广告,从中发现物美价廉的商品,并有打折、优惠的概念
12岁:懂得珍惜钱,知道来之不易,有节约观念
12岁以后: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、交易等活动
经济学界里历来就有这么一句话:一个从小就具有财商意识的孩子,更容易在未来获得成功。
我们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:
a、不同的年龄给予不同的零花钱金额。
b、定时定量给予零花钱。
c、提前用完零花钱,只能预支,然后从下一个月里扣除。
必须要界定好零花钱的权利范围:
a、零花钱可承担的范围
b、帮助孩子管理欲望、树立目标
c、不同年龄,制定不同的消费目标
让孩子学会如何花钱
某招聘网曾对职场白领进行过一次调查:60%以上的年轻白领,都是月光族,花起钱来没有限制。
这就是从小缺乏消费意识而造成的恶果。
明确告诉孩子:需要和想要是两个概念,需要是出于实际需求,那是必须要消费的。想要是看到了心痒痒想买的,实际上无所谓要不要,可以放弃消费。
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零花钱,即使他们用的地方不对,也不要过多的指责,让他们遵循需要和想要的原则就好。
必须让他们学到:花钱是一项有计划与目的的消费过程。
让孩子学会如何赚钱,如何理财
巴菲特表示:花时间帮助教育我们的孩子理财,难道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?
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女儿伊万卡,从6岁时就开始在父亲的指点下研究股票,为她在成人之后纵横商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今年的大年初一晚上,我的孩子小鱼儿在把压岁钱清点完毕后,对我说:“妈妈,我决定把今年的压岁钱拿来买理财产品,又安全又能挣点零花钱。”
而他这个想法的由来是在过年前,我和几个同事在那里讨论如何购买理财产品而来的。
所谓的创业之心从小来,就是如此。
我们不但要给孩子金钱教育,更要给予爱的教育,唯独爱能满足孩子一切的心理需求。
钱虽然很重要,但并不是万能,因为金钱买不到爱,买不到亲情,买不到很多东西。
爱能让他们明白:比金钱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,即使不富有,人生依然快乐。